GitHub 上最值得关注的 14 个开源 AI 低代码工具

盘点 GitHub 上 14 款热门的 AI 低代码平台,涵盖工作流、Agent、系统搭建与智能数据库,助你搭建更智能、更可扩展的系统架构。

Yuan Tianqi|

最近在逛 Reddit 的 r/AI_Agents 版块,有看到一个很真实的问题:

Reddit1.png

“ 有没有真正能让 AI 去执行任务、流程化运行的低代码工具?”

这个提问看似简单,却戳中了不少开发者的真实痛点—— 现在市面上“支持 AI 的低代码平台”很多,但大多只是加了一个聊天窗口,顶多能生成 SQL 或补表单字段,真正能让 AI 跑流程、调 API、当 Agent 的工具其实并不多。

评论区开始出现分歧,有人直接泼冷水说:

Reddit2.png

“ 这些做 AI 的无代码平台活不过一年。AI 如果真的这么强大,就不应该还靠拖流程框来实现功能。”

这种观点虽然激烈,但也确实反映了一部分开发者的担忧:如果 AI 已经这么强,为何我们还需要无代码?这种拖拽式工具是不是早晚会被淘汰?

事实是 —— 这条评论已经是8 个月前的事了。而现在回头看,这些工具不仅没有“消失”,反而越做越成熟,新的项目也在不断涌现。

就在几天前,我们还整理过💡「 GitHub 上最受欢迎的开源无代码 AI 工具」,从 Star 数据、社区活跃度和功能成熟度来看,很多工具不仅活得很好,还在持续迭代、不断扩展 AI 能力。

这也从侧面证明了:无代码 / 低代码 + AI 并不是昙花一现的泡沫,而是在被稳定地使用、试验和进化。

当然,质疑并不是没有价值。因为另一种声音也提醒得很清晰:

Reddit3.png

“ 建议去看看开源的替代方案,大部分低代码 AI 工具还都很早期。

但重点是 —— 先想清楚你要解决什么问题,再去选工具。

有些所谓的 ‘AI Agent’,其实就是普通自动化上面贴了个 LLM。”

这句话很难反驳。很多“AI Agent 平台”确实只是把自动化流程接上 LLM,看起来很智能,但本质还是工具。

我们过去也做过不少相关的研究和盘点:💡「GitHub 上值得关注的 AI Agent 项目」、💡「优秀的 AI 开源工具」

但是这一次,我们不是在重复讨论“AI 能不能做系统”,而是把视角从无代码自然延伸到了低代码。 我们之前盘点过无代码 AI 工具,无代码强调“让非技术用户也能用 AI”,所以很多无代码工具确实也能让人“不写代码也能调用模型、生成内容”。

而低代码则面向“懂业务、会一点技术的人”,重点是数据建模、流程逻辑、权限体系、插件扩展等更接近系统建设的能力。

因此,我们从 GitHub「low-code」话题出发,重点关注以下类型的工具:

  • ⭐ 社区热度和维护活跃度较高(Star 数、更新频率、使用反馈)
  • 🤖 在官网或文档中明确提供 AI 能力,而不是简单提供“对话式接口”
  • 🛠️ 支持本地部署或开放扩展,能够真正用于产品或企业环境

基于这些标准,我们筛选出了14 个当前具备代表性、并已实际集成 AI 能力的低代码开发平台。

它们的方向各不相同,有的用于业务系统搭建,有的强调Agent 工作流,有的专注数据与表格应用。

在进入详细介绍之前,如果你希望对这 14 个工具的定位与 AI 能力有一个整体概览,这张对比表会更一目了然👇

综合对比表(AI 能力 × 工具定位总览)

工具主分类AI 作用方式是否可扩展流程是否支持建模/页面是否支持表格/数据是否跨类
NocoBase业务系统AI 生成数据模型、页面、字段逻辑✅(插件+自动化)✅(完整)⭐ 强(数据+系统+流程)
ToolJet业务系统AI Copilot 生成页面/API脚本⚠️(轻流程)⚠️
Appsmith业务系统AI 生成 SQL、表单逻辑⚠️⚠️
Budibase业务系统AI 字段填充、表单文本生成⚠️⚠️
refine业务系统AI 生成 CRUD 逻辑与代码✅(偏代码)
n8n工作流/AgentAI 节点执行任务、API调用
Dify工作流/AgentAgent、知识库、工具调用⚠️
Flowise工作流/AgentRAG、LLM链路可视化⚠️⚠️
Kestra工作流/AgentAI 生成流程 YAML
Node-RED工作流/IoTAI 节点 + 设备/事件自动化⚠️
Sim工作流/Agent多 Agent 协作流程生成⚠️
NocoDB数据表格AI 填充/智能字段/Insights⚠️弱(数据主导)
Teable数据表格AI 会话、自动生成报表⚠️
OnlookAI UIAI 生成 UI/组件/React代码⚠️(UI为主)特殊(UI方向)

AI + 业务系统搭建类

这类工具的核心特点是:AI 不只是“帮你回答问题或执行流程”,而是直接参与“应用构建本身”。

它们的重点在于帮助用户更快地创建数据库模型、表单、页面、权限、内部应用系统。

适合用于 CRM、审批流、ERP、管理后台、数据录入系统等需要结构化数据与界面交互的场景。

NocoBase

⭐️ Stars: 17k

官网:https://www.nocobase.com/

GitHub:https://github.com/nocobase/nocobase

noocobase.png

  • 定位:开源低代码平台,核心在于拥有真正可参与工作的 AI 员工——不仅能在搭建阶段自动协助建模、生成页面结构,也能在系统使用阶段执行查询、分析数据、回答业务问题,让应用既好搭也会用。
  • 面向人群:需要构建业务系统的团队,如企业内部信息化人员、ToB 产品团队、系统集成商。
  • 适合场景:CRM 系统、审批流、项目管理、订单系统等需要结构化数据、权限控制和界面的应用,并可通过插件扩展流程与 AI 自动建模。

ToolJet

⭐️ Stars: 36.8k

官网:https://www.tooljet.ai/

GitHub:https://github.com/ToolJet/ToolJet

ToolJet.png

  • 定位:面向企业内部应用的低代码工具,强调“AI Copilot + 可视化 UI + API 连接”。
  • 面向人群:企业技术团队、运营/数据团队、希望快速搭建管理后台的开发者。
  • 适合场景:内部运营工具、后台管理界面、API驱动的数据应用,AI 辅助写 SQL、生成页面布局和逻辑脚本。

Appsmith

⭐️ Stars: 38.3k

官网:https://www.appsmith.com/

GitHub:https://github.com/appsmithorg/appsmith

Appsmith.png

  • 定位:开源内部工具开发平台,提供“Appsmith AI”用于自动生成 SQL、表单逻辑和页面组件配置。
  • 面向人群:前端工程师、数据工具开发人员、需要快速搭建 CRUD 系统的团队。
  • 适合场景:查询平台、内部仪表盘、数据库管理工具(例如:输入自然语言 → AI 生成 SQL → 显示表格结果)。

Budibase

⭐️ Stars: 27.2k

官网:https://budibase.com/

GitHub:https://github.com/Budibase/budibase

Budibase.png

  • 定位:用于构建自定义业务应用的平台,支持数据库建模、表单生成和简单流程,同时提供 AI 字段与文本生成能力。
  • 面向人群:中小企业内部团队、轻量业务系统开发者、无代码爱好者。
  • 适合场景:表单系统、内部办公应用、数据录入平台,AI 可以自动补充文本字段或生成样例数据,但对复杂逻辑的支持有限。

refine

⭐️ Stars: 33.1k

官网:https://refine.dev/

GitHub:https://github.com/refinedev/refine

refine.png

  • 定位:基于 React 的前端开发框架,专注于快速生成 CRUD、权限、界面逻辑,提供 AI 辅助生成代码示例与接口绑定。
  • 面向人群:前端开发工程师、需要灵活度而非纯可视化操作的技术团队。
  • 适合场景:需要可控代码、又希望提升开发效率的后台管理系统,例如管理面板、数据可视化工具,但不提供完整后端建模能力。

AI 工作流 / Agent 编排类

这类工具的关键特点在于:AI 不再只是用来生成回答或内容,而是被嵌入到了“流程执行”中,能主动调用工具、触发操作、推动业务自动化。

它们更像“AI增强版的流程引擎”或“Agent 执行平台”,而不是用来搭建完整业务系统的低代码平台。

它们强在自动化与执行力,但通常不具备复杂的数据建模、权限体系、页面构建能力。

n8n

⭐️ Stars: 151k

官网:https://n8n.io/

GitHub:https://github.com/n8n-io/n8n

n8n.png

  • 定位:开源工作流自动化平台,可将 AI 节点与 API 流程组合执行。
  • 面向人群:运营人员、技术支持、自动化工程师、中小型企业内部团队。
  • 适合场景:内容生成自动化、数据同步、邮件回复、AI参与决策的流程自动化(如客服自动回复→写入数据库→发送邮件)。

Dify

⭐️ Stars: 117k

官网:https://dify.ai/

GitHub:https://github.com/langgenius/dify

Dify.png

  • 定位:AI 原生应用与 Agent 工作流平台,支持模型、知识库、记忆与工具调用。
  • 面向人群:需要搭建智能客服、企业知识库助手、AI 应用原型的产品团队与开发者。
  • 适合场景:基于企业知识库的问答助手、智能工单处理、AI 执行 API 动作的 Agent 服务。

Flowise

⭐️ Stars: 46k

官网:https://flowiseai.com/

GitHub:https://github.com/FlowiseAI/Flowise

Flowise.png

  • 定位:基于 LangChain 的可视化 AI 流程工具,用于构建 RAG、对话式 Agent。
  • 面向人群:AI 开发者、需要快速 Demo 的团队、初创产品探索阶段。
  • 适合场景:知识库问答、简单 AI 机器人、多步骤推理流程原型,但不支持复杂业务逻辑或系统搭建。

Kestra

⭐️ Stars: 22.7k

官网:https://kestra.io/

GitHub:https://github.com/kestra-io/kestra

Kestra.png

  • 定位:后端任务编排与数据调度平台,支持 AI Copilot 自动生成 workflow。
  • 面向人群:数据工程师、后端开发、DevOps 团队。
  • 适合场景:AI 生成定时任务、数据清洗流程、API 调用任务链,偏后端执行型工作流。

Node-RED

⭐️ Stars

.2k

官网:https://nodered.org/

GitHub:https://github.com/node-red/node-red

Node-RED.png

  • 定位:事件驱动可视化流程工具,广泛用于 IoT 与系统集成领域。
  • 面向人群:自动化工程师、硬件开发人员、智能家居/IoT 开发团队。
  • 适合场景:摄像头识别→AI 判断→执行开关操作、设备异常→AI分析→触发告警等场景。

Sim

⭐️ Stars: 17.2k

官网:https://www.sim.ai/

GitHub:https://github.com/simstudioai/sim

Sim.png

  • 定位:专注多 Agent 协作流程,可视化构建、执行,并支持部署为 API。
  • 面向人群:希望构建多角色 AI 代理系统的 AI 团队、智能助理初创公司。
  • 适合场景:AI 助手、自动报告生成、智能执行机器人,但生态成熟度仍低于 n8n/Dify。

AI + 数据表格 / 数据库智能化类

这类工具的重点不在流程执行或业务系统,而在“让表格和数据更智能”。

AI 的主要任务是生成、补全、查询、分析,而非执行复杂业务逻辑。

它们更像是“Airtable / Notion Database + AI 能力”的形式,适合数据驱动型团队、内容运营、知识整理,而不是复杂业务系统或流程自动化。

NocoDB

⭐️ Stars: 58.4k

官网:https://nocodb.com/

GitHub:https://github.com/nocodb/nocodb

NocoDB.png

  • 定位:开源版 Airtable,支持将任意数据库(MySQL、PostgreSQL 等)转换为可视化表格工具。
  • 面向人群:需要管理结构化数据的团队,如数据运营人员、内部项目协作团队、轻 CRM 需求用户。
  • 适合场景:内容库、客户表、库存数据管理、团队协作表格。AI 能力主要体现在字段推荐、内容生成、自动补全与智能 Insights(数据分析建议)。

Teable

⭐️ Stars: 20k

官网:https://teable.ai/

GitHub:https://github.com/teableio/teable

Teable.png

  • 定位:基于 PostgreSQL 的协作型表格数据库,结合 AI 会话与智能填充。
  • 面向人群:Notion/Airtable 用户、需要数据协作 + AI 辅助分析的团队。
  • 适合场景:内容管理、轻量数据仓库、团队项目表格系统。支持“对话式处理数据”,例如通过自然语言查询记录、批量生成表格内容或自动产出报表。

不完全属于以上三类的工具

在梳理的过程中,我们也发现有部分工具并不完全落在前三类中,例如 Onlook

⭐️ Stars: 22.9k

官网:https://onlook.com/

GitHub:https://github.com/onlook-dev/onlook

Onlook.png

Onlook 的特殊之处在于:它将“AI 生成 UI 界面”作为核心能力。

通过自然语言或线框,AI 可以自动生成页面结构、组件布局、甚至 React 代码。这类工具更多服务于「界面搭建 + AI 设计辅助」,介于设计工具与前端开发低代码平台之间。

有些工具不仅属于一个分类 —— 例如 NocoBase

虽然我们在前文将工具划分为“业务系统搭建类、工作流类、数据表格类”三大方向,但在实际对比中也发现,有一些平台具备跨类能力——其中最完整、架构最统一的,是 NocoBase。

与大多数工具不同,NocoBase 的能力体现在:

  • 像数据平台一样,它具备数据表结构、字段、视图、API 能力;
  • 像内部系统搭建工具一样,它可以生成页面、表单、权限、页面逻辑与关系模型;
  • 通过插件和开放架构,它也可以扩展工作流(Workflow)、自动化,甚至嵌入 AI 节点,实现部分流程执行能力。

当然了,也确实存在一些具备“跨类特性”的工具,例如:

  • Appsmith、ToolJet、Budibase等在构建界面的同时,也支持“按钮触发 → API → 数据写入”这类轻量流程;
  • NocoDB、Teable 这类数据型工具,也开始提供 AI 自动填充、Webhook 触发、规则执行等功能。

但这些工具更多是在原有能力上补了一点 AI 功能,让体验更完整,而不是形成完整的流程引擎或系统能力,扩展性和自由度也有限。

相比之下,NocoBase 并不只是“覆盖多方向”,而是一个真正的复合型平台——它从底层的数据建模开始,延伸到页面生成、权限控制,再通过插件扩展到工作流和 AI,这种架构上的一体化能力,是目前开源低代码工具中少见的。

写在最后

过去我们通过写代码来构建系统,后来是拖拽组件,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系统应该如何运行。

“AI doesn’t remove the work — it just moves the work.”

真正的挑战,已经不局限于“有没有用上 AI”了,而在于我们能不能把 AI 和业务逻辑、数据、流程等真正结合起来,变成系统的一部分。

AI 也在从“对话工具”逐步走向“构建工具”。它们可能还不完美,但方向已经很清晰了——未来的系统,可能不是被“开发”出来的,而是被“描述”出来的。我们也会开始从业务问题出发,而不仅仅是从代码编辑器出发。

如果你看到这里,也认同这种变化正在发生,欢迎把这份榜单分享给同样关注 AI × 低代码 的朋友。👍

相关阅读:

× View Image